中国顶级港口进出口指数排名
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岸有许多港口——总共有158个。虽然上海长居中国最大港口(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但外界还有其他一些地方可以研究。此外,随着港口的规模、可及性、增长和优惠政策的不同,不同的选择可能更适合不同的需求。
业内人士通过使用专业的港口指数——一个以规模、增长和财务为重点的指标——评估和排名中国顶级港口中的16个。此外,还对未来中国港口如何发展以及投资者可以期待的情况作出预测。
2017年中国港口指数
港口选择
根据其全球重要性和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的相关性,为该指数选择了16个港口。在国际港口协会(IAPH)2016中排名前50的中国港口,其中包括四个新兴港口,近年来出现了快速增长和货物装卸能力。
这些港口再发展中国经济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并且都靠近自由贸易区,这些都增加了获得优惠政策和物流的机会。
评分
评分基于统计数据。为了将所有不同的数据组合称一个简化和可读性更高的表格,应用了连续的评分方法。在每个变量列中,将16个港口相互比较。在该变量下表现最好的港口将获得16分,表现最差的获得一分。
该指数包含三个主要类别:规模、增长和财务。每个类别中的可变分数相加产生总体加权平均分数。这三个类别的所有加权平均分数的总和产生了16个港口的最终得分和排名。
数据源
收集的是官方政府港口网站的数据,上海、深圳和香港交易所发布的各个城市的股票市场表现,中国各大媒体关于交通数据的消息,以及各种专业港口、航运和整体物流网站。
规模得分
规模指标反映了港口本身的自然优势。上海、宁波、天津、广州、大连占据前五。
毫不奇怪,这五个港口专门从事大型运输和仓储,包括化学品、铁矿石、石油、粮食和煤炭等大宗产品和原材料。位于中国北部的天津和大连服务于其中的工业基地,而南方的广州则为制造业基地。上海、宁波在东部地区拥有现金的航运物流服务,固定的商品交通储备交易和强大的区域经济支撑服务。规模评分的变量包括港口大小的各种测量,“国际航线”变量包括测量港口的全球覆盖面和连通性。在“国际航线”下,南方港口由于外贸相当优势,表现抢眼。
天津、大连、东莞在这一领域表现不佳。传统上,天津逐渐走向国际化,大连工业依然严重以来煤炭等传统重工业,高附加值产业很罕见。
同时,东莞靠近香港,协同作用意味着东莞没有必要开发自己的国际航线。
增长得分
尽管依赖重工业贸易,大连也是中国增长最快的港口。展望未来,辽宁自贸区的建立可能为港口保税业务和国际过境带来更多发展。例如,大连自贸区的汽车进口商将受益于延迟关税支付福利和降低财务蜂拥。同时,大连也将获得国际水产品和冷链业务国际运输许可证。
宁波和苏州也表现良好。宁波由于大量铁矿石转运和石油运输基地而迅速稳步增长。宁波还拥有国内液态化学品储存库,是华东煤炭、粮食储运、交通运输的关键港口。宁波货物吞吐量曾连续七年“世界第一”。
苏州是一批“黑马”,是最繁忙的内河港口。太仓、苏州港口,包括常熟和张家港港口,作为内地贸易战略的港口,近年来蓬勃发展。
上海、天津、深圳的增长步伐已经相当文件,增长幅度为百分之一,意味着货物数量和处理能力都将大大增加。
财务得分
注:港口GDP是2016年港口生产的总收入
有趣的是,青岛的增长和财务排名都很靠前。这是因为青岛港口现在已经不再局限于二十年来专注的装卸业务。
青岛已经将港口从简单的吞吐系统发展到复杂的多核心驱动,使其加速发展,包括建立资金手机管理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财务咨询平台。
成本
注:
ADI——进口机构文件费
DHC——目的港码头操作费
ERI——生态和放射服务
IHW——内陆运输集装箱称重
IMP——进口操作费
PAI——港口进口附加费
ULI——进口物流代理费
由于集装箱标准化,所有港口运输集装箱的成本很相似。因此,该指数的最终评分不包含“成本”,仅以表格形式列出,以供参考。
调查结果
作为最大的港口,上海排名第二。而位于上海南部邻近的浙江省的宁波港虽然较小但仍是主要港口和工业枢纽,排在首位。广州、大连、天津、青岛等均居高位,业绩稳重有升。
但要注意,上述许多不太知名的港口最近在政府扶持政策的帮助下经历了快速发展。因此,虽然今年这些港口排名较低,但明年很可能会攀升。
展望未来:中国顶尖港口的发展
上海港自2013年成为中国第一个自贸区以来,已经能够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上海自贸区试点将继续作为中国政策实验和改革的领先地区。
但现在共有11个自由贸易区,其独特政策无疑将吸引港口投资,特别是天津、广东、福建以及浙江和辽宁新近发布的自贸区。投资者可能会在更短的等待时间、优惠交易或行业政策,以及附近港口更容易清关等方面有所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