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中国造船的艰难道路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过去了10年,这也标志着中国曾经繁荣和庞大的造船业长期低迷的开始。扬子江造船执行董事长任元林预计,中国造船厂的前景还会继续艰难。
2009年至2016年间,已有140多家中国造船企业倒闭,另有90多家已合并或被收购。
“今天,中国只有4%的造船厂占新建订单的64%。”任元林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仍有1000多家造船厂在中国注册营业。但那些在过去一年中完成交付或赢得订单的厂家只略多于100个。在我看来,实际上只有30-40家活跃的造船厂。”
“这些数字只会进一步缩小。许多子公司的国有企业合并;私营造船厂正处于巩固阶段。”
任元林回忆说,扬子江造船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收购了长博和新福造船厂,从而使其规模更大。
由于中国市场一直由两家大型国有企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CSSC)和中国船舶工业公司(CSIC)主导,因此私营中国造船厂的前景非常艰难。现在,另一家重量级国有造船厂中远海运重工于2016年12月成立。
在区域竞争中,日本的造船市场仍然保持着质量的声誉,即使该行业已经显著减弱。另一方面,尽管韩国造船厂表现颓靡,但由于韩国政府和银行正在筹集资金挽救陷入困境的造船厂,也有强大的竞争力。任元林说。
但全球造船市场将继续集中在东北亚,因为任元林不相信客观的市场份额会转移回欧洲或东南亚等新的地区。
任元林指出,东南亚的天气太热,会增加运营成本。东南亚也缺乏成熟和广泛的设备供应链,以及缺乏商业资本和劳动力。
展望未来,造船业近期不太可能复苏。相反,市场非常像“L”型——在暴跌后稳定的疲软市场。“我们不太可能看到另一个超级高峰,我们也不应期待进一步削弱市场。”任元林观察道,“尽管现在造船业是一个夕阳工业,但太阳永远不会在市场上消失。”
即使预计会有更多的造船厂推出,造船能力并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任元林表示,这是因为活动场地一直在升级和精简其运营,以提高产能效率。
例如,扬子江几年前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完成10000 TEU集装箱船的建造。根据任元林的说法,今天只需要12个月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
他补充说,只要海洋不干涸,就会有对船舶和造船的需求。此外,航运市场正在经理技术转型,需要更环保和更大的船舶,导致许多现有船舶的逐步淘汰,包括那些尚未达到其运营寿命的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