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飞轮船和以星轮船将他们第一季度集装箱海运亏损归咎于燃料成本
达飞轮船(CMA CGM)和以星轮船(ZIM)上周公布第一季度亏损。
这两家公司都将矛头指向了不断上涨的燃料成本,在第一季度严重威胁到了集装箱海运行业。
达飞轮船首席执行官Rudolphe Saade谈到该公司净亏损达7700万美元:“集装箱海运业正在经历持续增长,但在第一季度由于燃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而受到打击。”
上周大多数集装箱海运公司宣布实施紧急燃油附加费(EBS),这是它们的FAK和合同运价的基础。
由于燃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自1月份以来,重油的成本从每吨350美元左右上涨到每吨425美元以上,这也会对集装箱海运公司第二季度的资产负债表造成重大损害。
然而,达飞轮船的季度运输量环比增长15%至4.95万TEU,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归因于海洋联盟产品的“商业成功”,以及其在非洲、美国和南美服务的“强劲势头”,并从马士基手中收购了其新的拉美子公司Mercosul。
第一季度的营业额增长了17.1%,达到54亿美元,但达飞轮船承认其单位集装箱海运收入仅与去年同期“略有上升”。
达飞轮船的EBS价格为55美元/TEU,自6月1日起在除FMC和台湾管理的行业以外的所有行业生效,该行动将于7月1日开始。
根据投资银行Jefferies今天的一份客户报告,马士基要求客户从6月1日起每TEU提供60美元的EBS,如果成功实施,将“大大弥补”燃料成本的增加。
然而,Jefferies分析师警告说,像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这样的似乎不情愿施加这一费用。
而且,较大的合同托运人可能拒绝接受EBS。伊莱克斯全球物流副总裁Bjorn Vang Jensen昨日在LinkedIn博客中表示,虽然他“同情集装箱海运公司面临的挑战”,但最近双方已经明确签订了合同,并且“做生意总是存在风险的”,我们接受,而且我们期望我们的供应商也接受。
Vang Jensen说,他的公司迄今尚未接触过EBS,但“现在有许多直接来找我的集装箱海运公司都知道了我们在期待什么”。
与此同时,以色列集装箱海运公司以星轮船第一季度净亏损2610万美元,而2017年第一季度盈利260万美元,它还指责燃料价格上涨,“租船成本上涨和运费下降”。
与达飞轮船一样,以星轮船似乎也瞄准了更高的市场份额,其产量在去年同期增长了16.7%,达到698000TEU。
以星轮船收入增长14.7%至7.51亿美元,但单位集装箱海运收入下降1.6%至938美元。
展望未来,达飞轮船称下半年的情景更好,因为运费上涨,降低成本以及EBS举措“应该取得成果”。
但Alphaliner并不乐观。它表示:“未来几个季度大幅复苏的可能性正在迅速缩小。”